裝配線布置方式的其它類型探討
應用基礎工業工程理論線平衡理論對裝配操作分析后,可以將兩條生產線前段進行合并,中后段合并為一條線體。如圖:
針對上圖LAYOUT人力表,分析比較兩條線體在生產效率和產量上的各自優缺點:
一:從線體LAYOUT及線平衡來比較效率;
項目 | 單線體圖 | 雙體圖 |
Layout | 前中后段只有一條線體 | 前段(兩條線體),中后段(一條線體),具體見附件 |
線體平衡時間 | 線體線平衡時間12秒, | A線體為12秒,B線體為13秒, |
產量(不包括寬放) | 300臺/H | 280*2臺/H |
標準人力 | 54.5人 | 91人 |
單人產量 | 5.50臺/人 | 6.04臺/人 |
小結:
優勢:1.F公司的線體相當于合并L5&L6中后段線體,以L5&L6的兩條線的
總產量至少600臺/H,TPV高出F公司9.00%,
2. 因為TPV一個集電板只放1臺機器,所以可以適應不種結構及底座的機種,F公司的線體一個集電板要放2臺機器,具有柔性生產的局限性;
劣勢:1. F公司 的單人產量貢獻為6.04,比TPV 高出8.94% ,
2 .因為F公司從中段的機器是背靠背只占一個集板,所以加溫層的空間可以縮小50%,
3. F公司的間接人力可以相應比TPV減少,如中后段領班等。
二:從工時人力表來比較效率優劣勢 ( 以DELL 15為例 ) ;
項目 | TPV | 鴻海 | 差異 (TPV-鴻海) | |
標準工時 (不包含間接人力) |
0.1932 |
0.1696 |
+0.024 | |
標準人力 (不包含間接人力) | 54.5人 | 91人 | N/A | |
標準產量 (不包含間接人力) |
282 |
536 |
N/A | |
單人產量 (不包含間接人力) |
5.2 |
5.8 |
-0.6 |
小結:
劣勢:
1. TPV在標準工時比F公司高出12%,
2. TPV在單人產量貢獻量比F公司低出13%
三:針對標準工時及單人產量貢獻量的差異,具體分析如下:
前段:
大 項 目 | 小 項 目 | TPV | 鴻海 | 備 注 | |
加工鐵盤 |
取鐵盤+貼絕緣片 | 2 | 1 | 如果取消支撐釘的話,該站可以合并成1站 | |
取主板PWPC板,理線,鎖主板&PWPC板 |
5 |
4
| 如果AC地線的磁環及理線簡單化,可以CANCEL1站 | ||
加工PANEL,讀條形碼
| 貼泡棉及鋁箔 | 2 | 0 | 鴻海無安規對策 | |
面板投入&功能檢查*1 | 1 | 2 | |||
讀條形碼 | 2 | 1 | |||
上鐵盤 | 上鐵盤 | 1 | 2 | ||
鎖付PANEL理燈管線 | 2 | 2 | |||
理線,鎖保護蓋 | 理線 | 3 | 2 | ||
上小隔離罩 | 1 | 0 | 鴻海無燈管線保護罩 | ||
鎖付vga接口 | 1 | 1 | |||
加工前框及上前框 | 加工前框及上前框及鎖付KEPC板 | 3 | 3 | ||
組裝后殼及信號線 | 貼ID組裝后殼及信號線 | 3 | 3 | ||
上支架 | 包含上電源 | 5 | 5 | 鴻海有1個外觀及1個功能檢驗 | |
人力TOTAL | 31 | 25 |
中段:
項 目 | TPV | 鴻海 | 備 注 |
下信號盒 | 0 | 1 | |
畫面AUTO | 1 | 0 | |
白平衡調整 | 2 | 3 | |
B/U測試 | 2 | 1 | DELL要求100%測B/U |
高壓測試 | 1 | 0 | 自動測試可以CANCEL1人 |
DDC燒錄 | 1 | 1 | |
功率測試 | 1 | 1 | |
恢復工廠設定 | 0 | 1 | |
人力TOTAL | 8 | 8 |
后段:
項 目 | TPV | 鴻海 | 備 注 |
下電源貼標簽,面膜,套PE袋 | 5 | 4 | TPV:貼附面膜,共需2人. |
抱機器 | 1 | 0 | F公司: 無此動作 ,制程差異 |
加工紙箱&套保麗龍及放附件 | 7 | 5 | TPV:放附件為讀碼OK后放置. F公司: 無須讀碼 |
堆成品,拉機器 | 2 | 2 | . |
人力TOTAL | 15 | 11 |
總結:
TPV直接人力總人力(以1條線來計算)為54.5,而鴻海公司為45.5,兩者差異為9人,匯總如下:
段 別 | 設計 | 排站合理化 | 制程差異 | 合計 |
前段 | 5 | 1 | 6 | |
中段 | 無差異但對照鴻海,可以省掉2人,B/U1人及自動高壓測試 | |||
后段 | 1人 貼附面膜 | 3人 | 4 |
綜上所述,兩種線體各有特點??筛鶕煌那闆r進行具體選擇。